2016年2月19日 星期五

說、能說、不能說

政見不合平常不過,我們都想說服對方自己是對,但很多時不是論述不夠確,而是不夠好聽。古時中國人擅於進諫,在君主面前說真話,代價非死則貶,所以文人們會花心思,幽默迂迴地令對方更易採納己見。

劉備治新野時因失收推禁釀令,但矯枉過正,凡私藏釀酒工具的都要受刑責。正當謀士們皆不敢作聲,以幽默見稱的簡雍與劉備共坐一車,看見一對年輕男女經過,就肉緊地捉着劉的衣袖說:「快把他們拿下!他們快要姦淫了。」

劉感到莫名其妙:「你怎麼知道?」

簡說:「彼有其具,與欲釀者同。」於是劉備會心微笑,撤銷了峻法。

比喻往往比直抒胸臆湊效,透過語境切換,讓人更容易代入,歷史上最擅長比喻的人非莊子莫屬。他曾用天子劍比喻劈醒沉溺於任俠劍擊的楚王,又用喜歡在泥濘玩耍的烏龜自況,說不想變成放在廟堂上卜卦的龜殼,婉拒了宰相一職。他也在《知北遊》比喻,為甚麼說不出的道理才是真理。

「知」在北遊時巧遇「無所謂」,就追問他道是甚麼?怎樣才可以得道?對方卻知而不答。後來遇上狂屈又問同樣問題,他卻說:「我很想告訴你,但我想說時卻忘記了。」

後來「知」去問黃帝,黃帝給出了答案:「無思無慮始知道,無處無服始安道,無從無道始得道。」

「知」問:「我和你都知道答案,為甚麼無所謂與狂屈不知呢?」

黃帝說:「無所謂是真得道,狂屈是近道,而我和你差得遠了!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聖人行不言之教……」引伸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語言可以剖析存在,但我們心中所知道的永遠比能說出來的多,講多嘥氣(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 )。無道方能得道,一個得道的人是沒辦法再得道的,像知道答案的「知」一樣,他追問無所謂和狂屈,其實試圖證明別人的想法跟自己是否一樣。

狂屈聽到,稱讚黃帝「知言」。

再粗俗地說,「知」是不斷找人問「你知唔知啊?我知啊!」,誰知對方話之佢。

各位,這就是「明知故問」的典故,明知故問就是令對方同化思想的引子。若要知道,先要不知道。若你知道,又何必問? 如果有人突然問你「你知唔知道呢……」,哈哈,無所謂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