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8日 星期四

墨者鬥儒家

泛民是儒家,墨者是本土派。接下來請自行對號入座 (部分取材維基百科):

墨子的祖籍可能是孤竹國,他年輕時向儒家學習,後因不滿儒家強調的繁文縟節、森嚴的等級制度,故「背周道而用夏殷之政」,強調要學習大禹刻苦儉樸的精神,遂脫離儒家的「其君用之,則安富尊榮」。

墨者多來自社會下層,以「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為教育目的。

墨家的成員都自稱為「墨者」,所謂「墨子之門多勇士」、「赴火蹈刀,死不還踵」,戰國後期多為遊俠。

《韓非子》說「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

墨子反對侵略戰爭,但贊成防禦型的戰爭,即「救守」。墨者的軍隊不隸屬任何任何國家,但任何弱勢小國有難,鉅子就會譴兵救援,令大國吃吃苦頭放棄侵略。墨守成規,令楚王放棄攻宋。

墨者凝聚力強大,經常發起社會行動,引起了諸侯不安,因為諸侯害怕他們會利用強大的凝聚力來挑戰王權。

墨家令秦轉弱為強,儒家鞏固漢的統治。

墨者講求完全的博愛,與儒家的親親相反。

儒家以宗法等級制為基礎,墨家以原始人道主義依歸。

儒者相信前定的命運,造成人們懶惰,把自己委之於宿命。《墨子·公孟》

〈尚同上〉載道,今天下大亂,因人人眼中之「義」皆不同,進而導致相互攻擊、虧害。

墨子說明節用之法,盼生民和統治者皆不誇浮浪費。

莊子說「小盜者拘,大盜者為諸侯,諸侯之門,義士存焉。」竊取權力的諸侯恰恰是制定法律和道德之人。

儒家為己,把統治者當父母來忠順,又粉飾專制,愚弄民眾,目的就是當官混飯。比起楊朱,不但自私,而且害人。是殘世賊天下。所以墨子非儒,說儒喪天下。(文章《墨者永在行》)

儒學依靠神聖性為支撐,高調宣稱自己具有神性,從孔子開始就追求大一統和绝對集權,抓緊官權,消滅其他學派的典籍,其他學派無法與儒家爭衡。同時可以厚着臉聲稱,其他各家學問不如儒家,所以自行消亡了。孔孟儒家的錯誤,正是華夏民族最寶貴的財富。用孔孟的錯誤教訓警戒自己,在墨者看來才是真正的尊重,是對孔孟的真正尊重。(顧如《孔子可以被墨者尊重的精神是甚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