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7日 星期六

「過來看看這篇文章吧,很好看的!」

我一直告訴自己,寫文章的意義與多少人來看無關,這樣,就算沒有太多人來看,我也不至於難過。網絡上好看的東西實在太多,我們的時間又實在太少,文字過多,按下「繼續閱讀」實在費勁。還不如多看一張照片、多一則新聞較為實際。況且帖文無窮無盡,我每天只會上載一篇文章,但每部手機都有過千帖文等待掃視,每次上載文章就感如泥牛入海,彷彿我每天花心思想題材、花時間修飾文句,都是白費心機。

只是我一直不肯承認而已。不去思想目的,我才可以無目的地寫下去,讓它成為一種習慣。不為他人而活,我才得以自由,但這自由包括作者嗎?一個無人問津的作者還可以自在地推動筆杆嗎?

這樣說,有點像怪責全世界,我其實想諉過於自己。我不時都求問熟悉的朋友:「我寫的文章不好看嗎?有甚麼改善之處呢?」因為我真的很想他們告訴我,現實正是我寫得差才乏人問津,這樣我便可以肯定當我寫得好的時候自然會增加讀者。他們卻回答說:「很好呀。很有意義和啟發。文筆都好好。沒有地方需要改善。」於是我疑惑了,即是我再努力,也無補於事。

魔鬼總是在耳語,叫我省一點,省一下那種救世主的口吻,甚麼「揭示存在」?就像自以為文章有多大的力量可以改變世界,你所謂的第一本書、第一本小說只不過是自以為是的產物,你所謂的理想只是為了掩飾生活無意義的藉口罷了,你寫過千字也及不上名人講一句廢話吧。

我渴望成就,愈是渴望,愈是看見自我的淪落,脫苦的途徑就是抿滅慾望,連同盼望一同葬送。

作者該停止叫賣他的作品,然後好好的睡一覺,醒來發現世界上還有很多比寫作更值得做的東西,過幸福快樂的生活。

2016年2月26日 星期五

《丹麥女孩》細膩的柔美

《丹麥女孩》故事很簡單,就是二十世紀初Lili Elbe男變女的歷程。自傳式電影大大收窄了編劇的發揮空間,對於封閉式結局,觀眾最想了解角色的心理轉變,是甚麼因素促使一個女性化的男人毅然決定進行變性手術。作者的評價是, Eddie Redmayn 精湛的演技救了劇本。

有好的演員,導演不用花太多心機設計鏡頭,他只要瞄準Eddie 的大特寫就可以,你可以欣賞到他怎樣透過表情、臉部肌肉的微細抽動,去轉達Lili 的內心世界,羞澀、迷惘、着迷、頑固、自戀、掙扎、渴望、逃避……不必對白,凡看見的就能意會。

因此,電影有意或無意間,主題落在「凝視」之上。我們看見Lili凝視其他女人,模仿千姿百態;凝視鏡中掛着陽具的女性胴體、變裝的新我;凝視絲襪和女性套裝,感受它的觸感;凝視周圍男人們的虎視眈眈、女人們的艷羨。而透過妻子Gerda凝視Lili,我們窺見愛意和矛盾、抗拒與接納、肯定與懷疑……等等,突顯了靈與肉的對立,令平凡的凝望,充滿戲劇張力。

「你畫得比我自己還美……我正想變成你畫中的那個我。」人人都有自我完成的慾望,倘若我就是那個美的化身,那麼我也會為自己動容和讚嘆。奈何,現實就是諸般的不完美(對於主角就是雄性身軀),於是人產生了渴望,在完美與不完美之間,我們抓緊懸索,逐步攀登,破繭而出,爭着在死前的時光吐艷。Lili做到了,但正正這個角色太耀眼,令到其他角色以至劇本都變得黯淡無光。

Lili最終變性,源自其逼切的慾望;但妻子為甚麼最後放棄討價還價,去接受丈夫接受這個手術呢?觀眾正想看看她是如何做到的,奈何劇本交代不足,我們只能靠猜想補白:「因為她很愛他,所以她最終接受了。」卻缺乏轉捩的一幕。

小說上還有很多值得着墨的地方,例如Lili的偷情者,或野心勃勃的醫生,不過,篇幅所限,相信觀眾顧着凝視Lili 的唯我獨尊,便顧不上觀察其他的支線吧。

(圖為史實的Lili,死於子宮移植的排斥,終年48歲。)

2016年2月24日 星期三

為甚麼你不吃芫荽?

Arthur見女朋友把麵條上的芫荽全揀出來時,就出奇地問:「你不吃芫荽嗎?很好吃的。」

她嘟起咀說:「噫!有一陣怪味。」

「你不覺得有很fresh的感覺嗎?」

「每個人的味覺都很主觀的,你喜歡的不等於我喜歡。」

主觀?Arthur腦袋裡科學家的齒輪開始轉動,芫荽裡令人着迷的化學成分是醛類衍生物,怎麼在我的鼻裡覺得是香,在她的嗅覺裡卻是臭呢?

每個人都有獨一無二的指模,但很多人不知道,我們的嗅覺感受器也是人人不同。假設這個人有一百個酯類感受器,另一個人得十個,嗅一朵百合花時即使吸入同類濃度的多環芬芳族化合物時,大腦從嗅覺感受器得到的神經訊息就有十倍差距,於是後者覺得很香,前者便覺得太刺鼻。

鼻作為連接世界與大腦的橋樑,我們嗅到的味道遠比中所彌漫的少,一隻雄性尺蛾的觸鬚可以探測到一個分子的催情素,人與人之間也存在類似的相吸和相拒,有女人會覺得某個臭男人身上散發着獨特體香。臭味相投,講的是嗅覺感受器類似的人,對這個世界的觀感也會相近,從而彼此覺得投契。

Arthur望着這個女人,注意到那俗艷的香水味,他突然感到害怕,他害怕當清水洗走她皮膚上的Dior混合物之後,底下會散發着他討厭的體味。

2016年2月23日 星期二

怒目金剛

暴政拆光了教堂,現在又向寺院下手。一眾少僧持着木棍和一身功夫,正要出去迎戰推土機,經過中堂時卻看見師父動也不動的坐禪。

「師父,他們殺到來了!你還坐在這裡?」

「阿彌陀佛。本是無一物,就讓他們拆吧。我整天教你們放下執着,你們還沒有覺悟嗎?」

「你意思是我們不應守護這間寺廟嗎?」

「眾生癡迷,他們就是被貪念迷惑心竅,執着要用這塊土地興建商場。你去抵抗他們,就是動了嗔念。我們只要保存好經書,保存好生命,天地之間,哪裡都是學法的地方,又何必拘泥於這間寺廟呢?」

少僧很想反駁,卻自知說不過師父:「請恕弟子修為不夠,但面對惡勢力的欺壓,就請准我執着一次正義吧?」

師父繼續說教:「讓你擊退他們又如何呢?他們只會帶更多的人來,寺廟終歸於無。他們要嗎?你該給他,再用慈悲心感化他們。出棍傷人,只會招怨,是惡業啊!惡有惡報,你又何必出手呢?」

「你覺得他們會聽你教化嗎?為甚麼面對惡勢力要置身事外呢?」

「要不然你幹嗎出家?學佛就要了凡麈,面對眾生的愚昧,你不應懷有恨意。」

「謝師父指教!」少僧一棍打碎了木魚,「從今天起我還俗了,我要懲治那些作惡的人。這寺拆或留,也與我無關。」

「你……暴力是解決不了問題呀!」

寺院沒了,師父被推土機輾斃。少僧殮葬師父時,不禁慨嘆:「這就是你的報應嗎?」

2016年2月22日 星期一

「朋友」:絕交!

清醒是痛苦的,特別是周遭都是沉睡和裝睡的人。

漫畫《20世紀少年》講述恐怖分子「朋友」如何當上日本元首,而知道真相的健次一派,卻被政府說成恐怖分子,只能在地下水道中推動謀反。

政府要得到民眾信任,先要製造社會恐慌,找一些反對派祭旗,然後歌頌制度的偉大。反抗者面對的不只政權,還有被洗腦的百姓。

健次的姪女,遇上了忠厚的年輕警察,她用愛把這個男人從封閉的思想中拯救出來,讓他發現原來這個政權是如此不可靠的。是真相,令人變成反抗者,反抗謊言的製造者。

知道真相的人,也可能見利忘義,助紂為虐,把昔日的朋友送入監獄。善良的人,總憧憬作惡者良心發現,然後懺悔,卻反被這種對人性之善的盼望所害,天真之人淪為老狐狸的食糧。

為甚麼我會講這個故事?

想想,相信「朋友」的人不都以為自己所接收的是真相嗎?不都把健次一派的口號視作謊言嗎?我們該如果打破這個困境呢?

兩條路:要麽朋友的惡終於臨到他們身上,要麽健次的愛成功感化他們,否則他們不會醒。

故事還有一個顯淺道理:所有暴君都有不愉快的童年。小時候沒有人願意做他的朋友,到長大後,他便要跟全人類絕交。

健次:「如果我當年肯跟他一起玩,就不會……」

2016年2月19日 星期五

讀取物件的記憶(clairsentience)

我在存在的牧人有個目標,希望帶大家探索廣闊的存在,而我今天要講的是每個人都遺忘了的天賦:讀物術。

人的意識有意向性(intentionality),心靈有呈現物象的狀態和屬性的能力,老掉牙的「半杯水哲學」說明人可以調整意向來改變待人接物的方法。意識自己能改變意向是層次一。

層次二:時空推演能力。動物只意識到當下的存在,餓了才覓食,積穀防饑有演化優勢,人類正是贏在意識到過去和未來。小孩會追問父母我從哪裡來,我們也會想到死去的那一天。

層次三:因果推論。我手上有個蘋果,它來到我的手上是有原因的。有人買了它,有人把它運給果販,有人把它送到車上,有人從樹上把它摘下,想着想着,你會見到一朵白色的蘋果花,見到蜜蜂授粉,見到果園,見到果農。當蘋果面向將來,它可能被消化,可能變腐敗。

層次四:鳥瞰存在。一般人只會把蘋果看作食物,不會思前想後,吞了便去洗手。現在你可以隨意執起身邊的一件東西,觸摸它,猜想它經過甚麼地方,觀察表面的線索,意識一下在你接觸之前,它接觸過誰,像福爾摩斯那樣,追蹤物件的時間線。請你拿起一把鑰匙,你會想到門鎖,但當你倒帶,你會見到大工廠的油壓處理鐵片。

層次五:壓縮時空。想想你剛才的推演用了多少時間,是不是以1X的電影速度播放呢?現在請你快轉到4X,然後8X,16X,記住無數畫面快速閃過的感覺,然後拿起一件新物件,嘗試三秒內快速地看破它的過去。

重新建立這個能力,你最少可以不用花時間翻轉房間裡找手機。更進一步,你對待他人時不只意識到他的現在,更會顧及他的過去未來。再進一步,你進入宿命通的境界,看透事物的關聯不再是線性,而是網狀。

佛家說眾生有前世,但我不信,因為根據推演,支持輪迴的先決條件是眾生的總和數目必須不變,但在可觀察的世界,生命卻是傾向繁衍和生養眾多,輪迴沒法解釋新生命如何形成。當然,你可以硬說這是神魔下凡轉世的結果(眾生皆成佛=地球變死星?)。這也揭示這個宿命通的能力有個缺點,就是你想到的可能合理,但未必是真。

說、能說、不能說

政見不合平常不過,我們都想說服對方自己是對,但很多時不是論述不夠確,而是不夠好聽。古時中國人擅於進諫,在君主面前說真話,代價非死則貶,所以文人們會花心思,幽默迂迴地令對方更易採納己見。

劉備治新野時因失收推禁釀令,但矯枉過正,凡私藏釀酒工具的都要受刑責。正當謀士們皆不敢作聲,以幽默見稱的簡雍與劉備共坐一車,看見一對年輕男女經過,就肉緊地捉着劉的衣袖說:「快把他們拿下!他們快要姦淫了。」

劉感到莫名其妙:「你怎麼知道?」

簡說:「彼有其具,與欲釀者同。」於是劉備會心微笑,撤銷了峻法。

比喻往往比直抒胸臆湊效,透過語境切換,讓人更容易代入,歷史上最擅長比喻的人非莊子莫屬。他曾用天子劍比喻劈醒沉溺於任俠劍擊的楚王,又用喜歡在泥濘玩耍的烏龜自況,說不想變成放在廟堂上卜卦的龜殼,婉拒了宰相一職。他也在《知北遊》比喻,為甚麼說不出的道理才是真理。

「知」在北遊時巧遇「無所謂」,就追問他道是甚麼?怎樣才可以得道?對方卻知而不答。後來遇上狂屈又問同樣問題,他卻說:「我很想告訴你,但我想說時卻忘記了。」

後來「知」去問黃帝,黃帝給出了答案:「無思無慮始知道,無處無服始安道,無從無道始得道。」

「知」問:「我和你都知道答案,為甚麼無所謂與狂屈不知呢?」

黃帝說:「無所謂是真得道,狂屈是近道,而我和你差得遠了!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聖人行不言之教……」引伸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語言可以剖析存在,但我們心中所知道的永遠比能說出來的多,講多嘥氣(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 )。無道方能得道,一個得道的人是沒辦法再得道的,像知道答案的「知」一樣,他追問無所謂和狂屈,其實試圖證明別人的想法跟自己是否一樣。

狂屈聽到,稱讚黃帝「知言」。

再粗俗地說,「知」是不斷找人問「你知唔知啊?我知啊!」,誰知對方話之佢。

各位,這就是「明知故問」的典故,明知故問就是令對方同化思想的引子。若要知道,先要不知道。若你知道,又何必問? 如果有人突然問你「你知唔知道呢……」,哈哈,無所謂啦。

2016年2月18日 星期四

穩笨

耶穌說:「我來並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動刀兵。我來是叫人與父親生疏,女兒與母親生疏,媳婦與婆婆生疏。」耶穌不就成了教會口中譴責、破壞社會和諧的暴徒?

如果這個和諧是神所不喜悅的,祂自會介入你生命當中,顛覆這個和諧。而人往往跟耶穌對着幹,敵視不幸,努力維繫這個和諧,淪為自己靈魂的建制者。

有中產教會公禱說:「神呀!請你平息這場金融風暴!」他們沒想到,這刀兵正是主所預備的。

「愛父母勝過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你如果對父母說,我愛耶穌多過愛你們,他們自然會不滿,以致耶穌所講的生疏。如果用「公義」一詞替代文中的耶穌,你就可以解釋,當愛公義的人愈來愈多,價值觀出現分歧,自然會促進社會人與人的疏離。這是「見義vs見利」的必然結果。

很多人卻看不出社會疏離的積極作用,紛紛呼籲少一點爭拗,多一點包容,變相呼籲愛公義的人把公義放低,反對爭取者破壞和諧,維護依舊的繁榮穩定。

耶穌不怕社會不穩,他既是風浪的製造者,也是風浪的平息者;人也該明白,風浪後的平靜比風浪前的平靜更寶貴,因為風浪令人成長和提升,使人保持警醒,學會甚麼值得依靠,甚麽是不可靠。風浪可以致命,但同時令人重生。

混亂失序,是新秩序建立的契機,但許多人寧願走回頭路,故態復萌,也不肯排除萬難,見證雨後驕陽。

墨者鬥儒家

泛民是儒家,墨者是本土派。接下來請自行對號入座 (部分取材維基百科):

墨子的祖籍可能是孤竹國,他年輕時向儒家學習,後因不滿儒家強調的繁文縟節、森嚴的等級制度,故「背周道而用夏殷之政」,強調要學習大禹刻苦儉樸的精神,遂脫離儒家的「其君用之,則安富尊榮」。

墨者多來自社會下層,以「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為教育目的。

墨家的成員都自稱為「墨者」,所謂「墨子之門多勇士」、「赴火蹈刀,死不還踵」,戰國後期多為遊俠。

《韓非子》說「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

墨子反對侵略戰爭,但贊成防禦型的戰爭,即「救守」。墨者的軍隊不隸屬任何任何國家,但任何弱勢小國有難,鉅子就會譴兵救援,令大國吃吃苦頭放棄侵略。墨守成規,令楚王放棄攻宋。

墨者凝聚力強大,經常發起社會行動,引起了諸侯不安,因為諸侯害怕他們會利用強大的凝聚力來挑戰王權。

墨家令秦轉弱為強,儒家鞏固漢的統治。

墨者講求完全的博愛,與儒家的親親相反。

儒家以宗法等級制為基礎,墨家以原始人道主義依歸。

儒者相信前定的命運,造成人們懶惰,把自己委之於宿命。《墨子·公孟》

〈尚同上〉載道,今天下大亂,因人人眼中之「義」皆不同,進而導致相互攻擊、虧害。

墨子說明節用之法,盼生民和統治者皆不誇浮浪費。

莊子說「小盜者拘,大盜者為諸侯,諸侯之門,義士存焉。」竊取權力的諸侯恰恰是制定法律和道德之人。

儒家為己,把統治者當父母來忠順,又粉飾專制,愚弄民眾,目的就是當官混飯。比起楊朱,不但自私,而且害人。是殘世賊天下。所以墨子非儒,說儒喪天下。(文章《墨者永在行》)

儒學依靠神聖性為支撐,高調宣稱自己具有神性,從孔子開始就追求大一統和绝對集權,抓緊官權,消滅其他學派的典籍,其他學派無法與儒家爭衡。同時可以厚着臉聲稱,其他各家學問不如儒家,所以自行消亡了。孔孟儒家的錯誤,正是華夏民族最寶貴的財富。用孔孟的錯誤教訓警戒自己,在墨者看來才是真正的尊重,是對孔孟的真正尊重。(顧如《孔子可以被墨者尊重的精神是甚麼?》)

2016年2月16日 星期二

無所事事的汪洋中我們渴了

「我有很多事情想做,真正做到的卻很少。」她在談人生無助感的時候,我也輕聲的問自己。

「你已經比一般人好很多,他們都無所事事……不過我也會想,為甚麼我總是把無所事事定作一種罪呢?我們同樣是在虛無中掙扎的迷失者吧,一個懂得踢水力爭呼吸的人,沒有資格怪責沉進水底的失救者。」

「我覺得是態度決定高度,」我喜歡她睿智的分析,「只要你接納了沒有里程碑的人生,那無所事事就沒有錯,你只需令自己快樂自在就可以了。問題是,我們拒絕承認這種人生,於是一下子就有很多問題和煩惱冒出來,我們摒棄了虛浮的快樂,尋求幸福,尋求意義,無所事事便讓人窒息。」

「進天國的是一道窄門,」我竟突然講道,「更何況在人間築起天國呢?我最近的質疑是,如果天國不取決於我們做了甚麼,而是一種心境的話,便是不假外求,一個追求里程碑的人就像在家丟了鎖匙,卻往街外找一樣,憧憬外王,卻忽略了內聖。」

「哈哈,所以無所事事的幸福就是內聖而不外王嗎?」

我想起最近看過一篇文章:「你有聽過世上最快樂的人嗎?」

「蠢人?」

「不是。是一個西藏喇嘛。科學研究發現,禪修訓練讓這些高僧的大腦發出較凡人強勁的伽碼腦電波,尤其在冥想和默念慈悲心時較為強烈。那個喇嘛說,即使一整天甚麼事也沒做,光是冥想,就感到很快樂。可以的話,我也想測測自己的腦電波。」

「謝謝你,我想我找到答案。」

「甚麼?」

「我仍舊抱擁我嚮往的里程碑,或許受到你的腦電波所影響,現在不再感到迷失……我內心湧現很多想法,很多事情可以做,都需要我有充足的心力方可一一完成。和你聊天,就像補充心力。」

「有沒有那麽誇張!」

「相濡以沫吧。」她笑了,然後不語。

2016年2月15日 星期一

不說文,怎解字?

一個不愛文字、厭惡閱讀的社會,多虧簡體字的入侵,提醒人們正字有捍衛之必要。然而,沒有人看的文字,是繁是簡還有所謂嗎?我們取笑簡體字是文盲用的時候,有沒有留意自己,面對超多字文章,就像面對泰山的長梯般抗拒,怕耗精神,然後盡快略過,上網只想看逗趣的短句和搞笑圖片呢?

我原本也是不愛看書的人,因為每周中文老師都逼迫我們交閱讀報告,令每個同學都覺得讀書是一種苦差。香港的教育,很擅於令有價值的東西變得厭惡。

直到我開始寫情詩哄女生,才了解自身文字根底的匱乏,開始找不同類型的書充實自己,我曾經把字典從頭到尾看一遍,特別喜歡看冷門的艱深字眼。那本字典會闡明字的演替,於是我又自學篆書,掌握之後,又嘗試寫隸書和行書,想一筆過寫好一個字。

那時好像中三。

我也不清楚我怎會想看《莊子》、《孫子》、《韓非子》,或者我想標奇立異,開始在作文科用文言文書寫,因為考試規則列明,正規要寫600字,但文言文只需寫200字,我就貪省工夫而選擇後者。後來我又覺悶,索性寫超過600字的文言文,雖然滿布不足之處,但老師還算鼓勵我,只是加一句:「會考的話會非常冒險啊!」

我沒聽,結果會考中文作文得個D。

窮圖書館之群冊,覽文史哲之要略,觀百家說之不可窮,求知未滿,獨未嘗小說,遂啟門扉見萬象,猶立巨人之肩,眺宇宙偉大。

哈,還是不賣弄吧。因為我當時發現同學都對文言文敬而遠之,如此多精妙的思想也沒法傳遞出去,於是我寫回白話,開始在網上發表愚見,不自覺地踏上小說作者之路。

我講這個故事,想說明沒有人天生愛文字,只有在我們執筆忘字、需要文字想服侍思維和傳意的時候,筆劃才被賦予意義,藉着這個工具,我們才能交換想法,交代故事,讓孤寂的自我竄出來,鑽入別人眼球後的靈魂。倘若,你從來沒有表達和描述自己的慾望,那文字對你來說便沒有意思,沒有生氣,沉悶而不耐看。

(上述經歷,麻煩寫入「作者」維基檔案的「青年時期」條目,哈哈。)

顯外話:最應該捍衛繁體字的,其實是內地被迫改姓肖的蕭家人,他們最有理由「不肖」。

物理學的詩意

原子核只佔原子不足1%空間,電子卻在99%的空間裡瘋狂躍動,也就意味着我們所觀測到的世界,99%都是空的。我手握的這部手機,摸上去質感非常實在,但實際上我摸不到它,負電荷的斥力阻止了原子核互相碰撞。

原子和另一個原子的電場結合,形成分子,分子與分子間又產生複雜的化學反應,形成更複雜的分子,組成細胞,細胞組成組織,組織組成器官,我們從無意識的原子之上萌生自我,探索萬有。

光子在物件表面反射,進入視網膜,感光細胞產生電位,神經脈衝經過視交叉傳到枕葉,大腦把眼球裡上下倒置的映像修正,讓人得知我怎樣被這個三維世界所包圍。

所有現象,都遵循真理運行着。我們磨擦手心取暖,是因為電磁的靜電牽引力產生能量;巴士急停令婆婆跌倒,是牛律第一定律的慣性作用;一個跳樓自殺的人,需要借助地球龐大質量和地心加速度;你隨時可以把情話傳送給暗戀的人,全靠無數的儀器把你的意念轉化至量子層級……所謂萬有定律,就是嘗試用一組公式,解構物象之間的關係,從而改良技術,推動文明。

廣義相對論帶領人類探索無限大的宇宙,重力扭曲時空,令電磁力、強力和弱力失去作用,愛因斯坦認為重力主宰一切嗎?在無限小的量子世界裡,重力失效,時空也不存在,粒子的運動沒有過去,也沒有未來,科學家所觀測到的粒子,其實已走遍整個宇宙,窮盡所有途徑。兩套理論各有真理,卻互不相容,愛因斯坦的結論,在量子世界卻大錯特錯,反之亦然。

這好比上帝的左手和右手,彼此相反,又彼此相同,揉搓萬物。在13億年前,距離地球13億光年的雙黑洞碰撞,重力波以光速四面八方擴散,其波長超過10萬公里,但振輻只有一個質子的高度,居然被一顆藍星捕捉到這個微妙變化,驗證愛因斯坦的百年猜想。

過了一段時間,有位科學家在重力研究找到突破,以人為方法成功改變力場,局部抵消地心引力的影響,讓物體無需推進器就可冉冉升起。

石油業的老大哥打聽到這個消息,聯想到交通業將要面臨的巨變。兩個槍手提着曲尺手槍來到實驗室,劃下幾條彈道軌跡,放下幾包黃色炸藥,謀殺了人類離開地球的可能。

2016年2月14日 星期日

「我愛你」是罕有的一個句子,蘊藏一種咒力,需要我和你同時灌注感情才可以發揮力量,如果你回應說「我理解你愛我」,對不起,愛的力量與你無分。

「我愛你」也是罕有地即使你不說這三個字,仍有許多途徑可以傳意,以至講多無謂,行動最實際。

不過,當你嘗盡百般關懷疼惜與犧牲,仍發現沒法把心中的愛意完全傾吐的時候,即使你知道這三個字也不足以表達你的愛意,但塵世間除了這三個字,你便別無他選。

「我愛你、我愛你、我愛你……」她不斷重覆着。

「我也愛你。」他回答說。

「我愛你!」她再次強調。

「我也愛你。」他不諒解她,她要聽的是「我愛你」,而不是「我也愛你」;她要聽的不是一個回應,而是由衷而主動的感嘆。

但你可知道,世上還有比「我愛你」更教人感動和心碎的句子嗎?

《哈利波特》石內卜回答鄧不里多:Always.

《Interstellar》的Cooper隔着太空船的玻璃對Amelia說:Detach.

《Godfather》老邁的Michael在石階抱着被射殺的女兒,向天哀嚎,「No!」

《阿甘正傳》Gump在墳前說:I miss you, Jenny. If there's anything you need, I won't be far away.

《Before Sunset》的Celine對Jesse自彈自唱:Even tomorrow in other arms, my heart will stay yours until I die……

《Butterfly Effect》最後Evan時空旅行回到童年,對初見面的愛人Kayleigh耳語說: I hate you and if you ever come near me again, I'll kill you and your whole damn family.

「我恨你」,卻充滿着愛,Evan犧牲了愛的可能,成全Kayleigh的美滿人生。

2016年2月13日 星期六

奴隸的道德

學校是社會的縮影,我在中學任教的一年中,見識了制度如何磨滅人的意志。我是一個叛道的老師,覺得課程以外的時間才是真正的教學機會,所以我會直接教學生如何應對試題,然後用剩下的時間探討人生的問題。我從前是個質疑填鴨式教育的學生,所以當我執教,便想體現一直嚮往的教法,讓木訥的青年重啟思維。

直到遇上這個中四學生。

「阿sir,你可唔可以講番書裡面嘅嘢?」他是那種上堂不聽書的學生,為甚麼反要求我講書呢?

「今堂我教的東西已講完了,只是你沒聽見。」我這樣回答,算是意氣用事,因為即使我談回課程,他也不會聽,仍舊在抽屜裡做自己的事。但他為甚麼不滿呢?

因為我打擾他一直不聽書的習慣。弔詭地說,他雖然會埋怨課堂沉悶,但沉悶的課堂卻是他一直依賴的舒適圈。外界無意義,他才有理由與外界隔絕,繼續瑟縮抽屜裡精彩的自我世界。當我為課堂賦予意義,愈來愈多同學願意放下大腿上的手機,雙眼重燃光芒的時候,他感到局促,舉手要求我恢復沉悶。

這情景讓我非常深刻,因為我見識到,一個討厭學校的叛逆青年,一旦服從制度,就會敵視任何違反制度的人。我想到,當制度龐大到任何人都自知無辦法反抗的時候,人就會放棄無謂的不滿,放棄對改變的憧憬,自製一套「制度下的自在法則」,合理化不合理的環境。任何質疑制度的人,變相質疑他一直賴以維生的自在法則。

所以,助紂為虐的人並不代表他心腸壞或認同暴君,而是他們被無力感所壓倒,寧願為自暴自棄捏造理由,也不肯摒棄對制度的依賴。

最近就有負責毒氣室的納粹老兵上庭,自辯無辜說:「我只是打工而已!我只是接命令辦事而已!」在他心目中,服從是無罪的;在扭動毒氣開關時,他自覺問心無愧;在納粹倒台後,他自稱身不由己和無辜。他永遠不明白,隨波逐流是種罪,怙惡不悛是種罪,視若無睹是種罪。

香港人有個詞語形容善於在制度下生存的滑頭,叫「世界仔」。而世界仔最不想見到的,是有人群起反抗制度,阻他搵食:「公義可以當飯食嗎?」

公義對世界仔來說是不設實際,所以,中國改朝換代之前往往鬧饑荒,經濟誘因才可促使世界仔反抗政權。得世界仔者得天下,而中共一直用經濟繁榮維穩的施政方針,亦漸漸步入「支爆」危機。

2016年2月12日 星期五

骨牌

今天介紹大家看看《V煞》這齣電影的一個情節。你可能屬於V煞的對立者,但不妨了解一下面具之下有甚麼概念推動社會突變。

《V煞》設定在一個極權統治下的英國,人民會因言入罪,處處秘密警察,政府操控輿論,但人們未至於水深火熱,只要肯做乖乖的擁護者,就不會惹上麻煩。

故事起始於11月5日老貝利的炸彈恐襲,V煞預告政府將於一年後被推翻,結果下一個11月5日的國上議院被炸毀,人人響應呼召不理宵禁上街,因為領導全被刺殺,警察得不到鎮壓的指令,運動得以和平告終。

整齣電影就是探討V煞這個被政府創造的怪人,如何憑一人之力和一年的時間,讓全國人民都變成V煞(最大劇變在女主角身上呈現)。

其中一幕,V煞默默地砌骨牌,蒙太奇的另一邊有探員跟同僚分享他對恐襲後的局勢推測。(詳看影片)

短短幾分鐘表達了騷亂後社會的演替,當權者武裝升級也正中V煞下懷。砌骨牌的人固然重要,但探員也講出一個重點:事情發展到某個地步,肯定有蠢人會做蠢事,令骨牌效應爆發(秘密警察開槍射殺戴V煞面具的女孩)。騷亂往往是無目的地偶發。

回到蒙太奇的另一邊,骨牌的最後一塊卻沒有倒下,V煞凝視良久,最後提走了它。這象徵甚麼?

這種砌骨牌式的社運部署有不完美的地方,騷亂的觸發就如推倒骨牌般容易,做到了,擴散了,然後呢?何去何從呢?反抗者不能隨波逐流,要主動,V煞拿起的這塊骨牌,代表他要把最後的障礙去除,去除不肯順勢倒下的當權者。

V煞的成功,全賴故事的缺憾,全賴政府和人民的對立非常鮮明,全賴沒有民建聯、工聯會、愛字頭、泛民、熱血、學民、本土等組織,全賴人民去解放社會仍有憧憬。

2016年2月11日 星期四

《我們》

所有政治問題和討論,可歸納為「誰是我們?誰是他們?」

下一步是證明「我們多麽的對,他們多麽的錯。」

所謂政治運動,就是「消滅他們」,要麽用強大壓迫他們(建制與鎮壓),要麽誘使他們變成我們(拉攏輿情),要麽加入他們、對付原本的我們(出賣和妥協)。

想着想着,我想起《我們》這本俄國小說,這本書催生了《1984》和《美麗新世界》的誕生,是葉夫根尼1920年代寫成的反烏托邦的超現實小說。

在極權統治者眼中,人民的自由意志是不幸福的根源,推崇愚民政策,將大眾豕化,才是最大幸福。消滅自由意志的第一步,就是削平個體的獨特性,在葉夫根尼創造的未來進步世界,每個人不再擁有名字,而被編配一個號碼,男主角叫D503,女主角叫I330。

故事以軟弱的反抗者推翻獨裁的無所不能者為主軸,被洗腦的愛國者D503遇上了叛逆的I330。愛慾重燃自我意識,D503學會了用他反抗者的眼光回望綠牆內的世界,對習以為常的事情開始產生質疑。發現現實荒謬的副作用,就是失去理性。

無所不能者對付反抗者的絕招,是把他們捉來進行偉大的手術——用X射線把大腦負責想像力的部分灼滅。於是,D503接受治療後變回愛國者,即使目睹I330被處決,也毫無反應。(隱喻重新戴上理性之軛,回到阿當未食禁果前未開眼的幸福狀態。)

想到這裡,政治問題已超越「我們vs他們」的層次,而是「我」如何對抗「我們」的吞噬(海德格所講的人人)。喪失靈魂,沒有主見,人云亦云,易受擺佈,拒絕承認「我們」的缺憾等等眾生相,同時存在於我們與他們、建制與反抗者之中。因此,終極是個人修養問題:如何確保自覺和自由意志,如何遠離我執,及如何不斷超越舊我。

2016年2月10日 星期三

以巴看香港

香港的現況,可以借鑑一下以巴衝突。

在巴人眼中,內塔尼亞湖就是以色列的689,他用最橫蠻的地產霸權----囤墾區欺壓巴人,心底絕不想你們立國過和平日子,甚至樂見巴人生事,讓以兵名正言順施暴。

囤墾區是一個個在巴人土地上隆起的土包,像芝士的氣孔,鐵柵高架橋連接各個氣孔,巴人想從橋的這邊到那邊是不可能的,必須經過檢查站,承受以兵的羞辱。土包上居住的是猶太新移民中產,執行殖民的任務,享有經濟優待,合法擁有槍械,准以自衛之名射殺巴人。新的土包和高架橋不斷築起,錫安城在巴人的仇恨上擴散。

過去四個多月,以色列發生多宗巴人隨機刺殺猶太人的事件,導致七十幾個以人及過百個巴人喪生。很多施襲者是青年,就是小時候向坦克扔石頭的小孩。現在,扔石頭已不足以洩憤,就算明知會命喪槍下,他們仍不惜捨命傷害以色列人。

我們該支持內塔尼亞湖譴責暴力嗎?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卻不是這麽看:「在長達半個世紀的被佔領與和平進程無望後,巴勒斯坦人民的挫折感與日俱增。正如古往今来壓迫的人民一樣,激起仇恨和極端主義是人之常情。」

這番言論令內氏非常不滿,反指摘潘基文鼓吹哈馬斯恐怖主義。巴人政治分為兩個部分,談判派和主戰派,但跟左膠和熱狗的極端對立不同。儘管意見相左,談判派不會斥責對方暴徒,主戰派不會反罵和理非非,因為大家都知道同為巴勒斯坦命運共同體努力,內鬥只會助長內氏氣燄。自治政府雖然稱哈馬斯為非法組織,但他們協調微妙,在談判無效之際,發射火箭炮便得到民意授權。

「政府是錯,但以色列的平民是無辜的!」你可以這麽想,但我可以告訴你,沒有人是無辜。當你終日冷眼旁觀政府所犯下的罪行,你就是共犯,就要共同承擔後果,你不能要求暴力不臨到門前,自顧自生活。你可以離開,但若然你留下來,現實就會逼迫你選擇支持巴人,還是支持政府。

「沒有第三條路,讓以巴和平共處嗎?」歷史的包袱是一大原因,但問題是政策並不鼓勵以巴共融,一個在囤墾區飲着白酒的猶太人怎跟一個每天賺兩美元的巴人做朋友呢?大同的理想縱令人嚮往,但你強逼一些被剝削者擁抱既得利益者,不是可恨之至嗎?

法國已宣布將承認巴勒斯坦立國,國際的輿論也凝聚一股反以情緒,看待刺殺事件時也不怪罪巴人,這說明甚麼?說明以色列逼人太甚,暴力是咎由自取,世人都懂宏觀地看待以巴衝突,站在弱勢一方,無人和應政府譴責暴行,反而譴責政府是暴行的始作俑者。

以色列的689激化矛盾的如意算盤打不響,他以為一直站在幕後就沒人看見他挑撥離間,以為把反對派妖魔化便會得到支持,以為賣弄以兵死傷便可自居正義,誰知道,多個國家竟擁護暴亂者,連奧巴馬也是如此(所以內氏投靠普京)。

如果政府無道,你仍堅持造反無理,我覺得你很適合申請入住囤墾區,你將會得到應得的保護,放假時亦可以射殺巴人取樂。

香港還未淪落到這個地步,但不遠矣。

2016年2月9日 星期二

暴力的歷史

人類先天有暴力傾向,這種暴力也符合理性,而是講求以牙還牙的公義。我們高舉反暴力的大前提,是有一個比以暴易暴更有效率的秉持者,讓人無需靠拳頭就可得到公義,讓小學生可以舉手告訴老師陳小明打我。

倘若社會失去秉持者,暴力便可能大爭。當你問那些主張反暴力的朋友,還有甚麼手段可以爭取公權和公義,他們最終會答你:「總之暴力就唔啱啦!」

如果我們把反暴力的主張堅持到底,就不會有揭竿起義推翻暴秦,沒有暴力的反抗符合左膠式的理想,但現實上每個人都要思考一個問題:到底去到甚麼程度,我應該行使暴力呢?

其中一個反暴力的主要原因,不是反對流血傷害,而且認為「無補於事」。如果打鬧一輪徒然宣洩情緒,但無助改變現況,這種無效的暴力就該避免。黎巴嫩真主黨就深明這種殺戮之道,以最小規模的刺殺,向政敵傳達「別惹我」的訊息,避免傷及無辜,引起不必的仇恨和質疑。

反暴力的人心灰以冷,埋怨沒有方法動搖橫蠻的建制;暴徒也意興闌珊,自覺為大眾爭取公義打生打死,背負罪犯的標籤,卻反被鍵盤戰士責難。

究竟我們應否在無道的統治下以暴易暴呢?漫畫《火鳳燎原》的司馬懿提出很有趣的怪論:「天下壞人舉目皆是,與之對抗,如以卵擊石。長年征戰,反而造成生靈塗炭。倒不如選最強者,助紂為虐,火速平定天下之後,篡位改政。」

尚未出山的諸葛亮也是反戰的左膠,他這樣回覆:「為得天下,弒主奪權,有人謂此大逆不道。難道真的要發兵征戰,塗炭生靈不可?若說眾生平等,懿的歪論稱此為『仁德』。」

如是者,我們應滲入建制謀求奪權,讓奸佞自暴其短,讓劣政火速上馬,讓不公發揮極致,然後明正言順取而代之。在沒有民主制衡的社會,就會出現中國式政治的術勢問題。

漢歷數百年長治久安,全賴秦暴虐無道,而合久必分的道理,是制度無法消化社會矛盾,治亂就是歷史循環,我們正身處回歸18年的香港,屬於治世的後期,自然不斷有小亂爆發。如果和平主義者不忍心,在反暴力之餘更要追求社會改革;倘若你只是袖手旁觀,就沒有說服力去感化推動歷史進程的暴徒。

諸葛亮在隆中看透治亂的輪迴,自知出不出山也不能撥亂反正,但他仍是決定輔助劉備,令統一三國的歷史推遲幾十年,我覺得陳某下了一個很好的註腳:諸葛亮明知改不了歷史,卻仍舊出山,是為後世樹立榜樣,甚麼是為人為政之道,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但魯迅不喜歡孔明,覺得他荼毒了幾十代愚忠的中國文人。

2016年2月7日 星期日

藝與真

海德格說藝術不是美感(Schönheit),而是對真理的體會(Wahrheitsvollzug )。換句話說,藝術作品不是為了取悅觀眾才被創造出來,而我們對美感的讚嘆,源自在作品上所體會的真理。

再通俗地說,即使言詞匱乏如教育局長吳克儉,到日本看見紅葉也懂得狂呼「好正㗎」,每句空泛的「好正㗎」背後,都反映靈魂被自然演替的真理所感動,只是這個禿漢除了用「好正㗎」和相機鏡頭去回應美感,就沒法向他人覆述所目睹的真理。

所以,藝術有其先驗特質,凡人未經學習也天生懂得欣賞,但通過學習,我們就不單懂得讚好或舉機拍攝,更能覆述它美在何處(真理)。

百合花的美,源於它展示宇宙放射對稱的形成規律。

達文西《最後的晚餐》的美,因為採用透視法表達空間感,令耶穌成為焦點。

王羲之《蘭亭序》的每一個字轉達運筆的動態,體現行書的流暢和渾然天成,而不失公整。

莫扎特第40號交響曲之所以百聽不厭,因為他結合chromatic system 和diatonic system兩股力量,提供張力,把12個調性的變化發揮得淋漓盡致。

畢卡索的立體主義大行其道,因為他象徵藝術史後期反傳統闢新路的可能,質疑相片式的寫實,努力擦除最多的線條,追求貼近物象的本質。

差利卓別靈的默劇的成功,因着他以動作作為語言,以不合理的情景諷刺現實的荒謬。

真理數之不盡,但中小學不會這樣教美學,只會叫小孩交好勞作。海德格從「詩人的詩人」荷爾德林的作品中體會到,人類藉科技成為多知者,卻同時面臨終極的喪失,我們荒廢了令生活充實的能力,對世界的觀察趨近平面而遠離多向,交談流於表面,結局是離神聖者愈來愈遠,步入神的黑夜、諸神的黃昏。

不過,當你在沉寂的生活中重見真理,便會雀躍起來,會在網上分享有意思的文章或圖片,已算是參與藝術,傳遞真理。我最喜歡的一幅,是有人在一張議會政客打鬧的新聞照上,加上一個黃金比例的螺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