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7日 星期六

「過來看看這篇文章吧,很好看的!」

我一直告訴自己,寫文章的意義與多少人來看無關,這樣,就算沒有太多人來看,我也不至於難過。網絡上好看的東西實在太多,我們的時間又實在太少,文字過多,按下「繼續閱讀」實在費勁。還不如多看一張照片、多一則新聞較為實際。況且帖文無窮無盡,我每天只會上載一篇文章,但每部手機都有過千帖文等待掃視,每次上載文章就感如泥牛入海,彷彿我每天花心思想題材、花時間修飾文句,都是白費心機。

只是我一直不肯承認而已。不去思想目的,我才可以無目的地寫下去,讓它成為一種習慣。不為他人而活,我才得以自由,但這自由包括作者嗎?一個無人問津的作者還可以自在地推動筆杆嗎?

這樣說,有點像怪責全世界,我其實想諉過於自己。我不時都求問熟悉的朋友:「我寫的文章不好看嗎?有甚麼改善之處呢?」因為我真的很想他們告訴我,現實正是我寫得差才乏人問津,這樣我便可以肯定當我寫得好的時候自然會增加讀者。他們卻回答說:「很好呀。很有意義和啟發。文筆都好好。沒有地方需要改善。」於是我疑惑了,即是我再努力,也無補於事。

魔鬼總是在耳語,叫我省一點,省一下那種救世主的口吻,甚麼「揭示存在」?就像自以為文章有多大的力量可以改變世界,你所謂的第一本書、第一本小說只不過是自以為是的產物,你所謂的理想只是為了掩飾生活無意義的藉口罷了,你寫過千字也及不上名人講一句廢話吧。

我渴望成就,愈是渴望,愈是看見自我的淪落,脫苦的途徑就是抿滅慾望,連同盼望一同葬送。

作者該停止叫賣他的作品,然後好好的睡一覺,醒來發現世界上還有很多比寫作更值得做的東西,過幸福快樂的生活。

2016年2月26日 星期五

《丹麥女孩》細膩的柔美

《丹麥女孩》故事很簡單,就是二十世紀初Lili Elbe男變女的歷程。自傳式電影大大收窄了編劇的發揮空間,對於封閉式結局,觀眾最想了解角色的心理轉變,是甚麼因素促使一個女性化的男人毅然決定進行變性手術。作者的評價是, Eddie Redmayn 精湛的演技救了劇本。

有好的演員,導演不用花太多心機設計鏡頭,他只要瞄準Eddie 的大特寫就可以,你可以欣賞到他怎樣透過表情、臉部肌肉的微細抽動,去轉達Lili 的內心世界,羞澀、迷惘、着迷、頑固、自戀、掙扎、渴望、逃避……不必對白,凡看見的就能意會。

因此,電影有意或無意間,主題落在「凝視」之上。我們看見Lili凝視其他女人,模仿千姿百態;凝視鏡中掛着陽具的女性胴體、變裝的新我;凝視絲襪和女性套裝,感受它的觸感;凝視周圍男人們的虎視眈眈、女人們的艷羨。而透過妻子Gerda凝視Lili,我們窺見愛意和矛盾、抗拒與接納、肯定與懷疑……等等,突顯了靈與肉的對立,令平凡的凝望,充滿戲劇張力。

「你畫得比我自己還美……我正想變成你畫中的那個我。」人人都有自我完成的慾望,倘若我就是那個美的化身,那麼我也會為自己動容和讚嘆。奈何,現實就是諸般的不完美(對於主角就是雄性身軀),於是人產生了渴望,在完美與不完美之間,我們抓緊懸索,逐步攀登,破繭而出,爭着在死前的時光吐艷。Lili做到了,但正正這個角色太耀眼,令到其他角色以至劇本都變得黯淡無光。

Lili最終變性,源自其逼切的慾望;但妻子為甚麼最後放棄討價還價,去接受丈夫接受這個手術呢?觀眾正想看看她是如何做到的,奈何劇本交代不足,我們只能靠猜想補白:「因為她很愛他,所以她最終接受了。」卻缺乏轉捩的一幕。

小說上還有很多值得着墨的地方,例如Lili的偷情者,或野心勃勃的醫生,不過,篇幅所限,相信觀眾顧着凝視Lili 的唯我獨尊,便顧不上觀察其他的支線吧。

(圖為史實的Lili,死於子宮移植的排斥,終年48歲。)

2016年2月24日 星期三

為甚麼你不吃芫荽?

Arthur見女朋友把麵條上的芫荽全揀出來時,就出奇地問:「你不吃芫荽嗎?很好吃的。」

她嘟起咀說:「噫!有一陣怪味。」

「你不覺得有很fresh的感覺嗎?」

「每個人的味覺都很主觀的,你喜歡的不等於我喜歡。」

主觀?Arthur腦袋裡科學家的齒輪開始轉動,芫荽裡令人着迷的化學成分是醛類衍生物,怎麼在我的鼻裡覺得是香,在她的嗅覺裡卻是臭呢?

每個人都有獨一無二的指模,但很多人不知道,我們的嗅覺感受器也是人人不同。假設這個人有一百個酯類感受器,另一個人得十個,嗅一朵百合花時即使吸入同類濃度的多環芬芳族化合物時,大腦從嗅覺感受器得到的神經訊息就有十倍差距,於是後者覺得很香,前者便覺得太刺鼻。

鼻作為連接世界與大腦的橋樑,我們嗅到的味道遠比中所彌漫的少,一隻雄性尺蛾的觸鬚可以探測到一個分子的催情素,人與人之間也存在類似的相吸和相拒,有女人會覺得某個臭男人身上散發着獨特體香。臭味相投,講的是嗅覺感受器類似的人,對這個世界的觀感也會相近,從而彼此覺得投契。

Arthur望着這個女人,注意到那俗艷的香水味,他突然感到害怕,他害怕當清水洗走她皮膚上的Dior混合物之後,底下會散發着他討厭的體味。

2016年2月23日 星期二

怒目金剛

暴政拆光了教堂,現在又向寺院下手。一眾少僧持着木棍和一身功夫,正要出去迎戰推土機,經過中堂時卻看見師父動也不動的坐禪。

「師父,他們殺到來了!你還坐在這裡?」

「阿彌陀佛。本是無一物,就讓他們拆吧。我整天教你們放下執着,你們還沒有覺悟嗎?」

「你意思是我們不應守護這間寺廟嗎?」

「眾生癡迷,他們就是被貪念迷惑心竅,執着要用這塊土地興建商場。你去抵抗他們,就是動了嗔念。我們只要保存好經書,保存好生命,天地之間,哪裡都是學法的地方,又何必拘泥於這間寺廟呢?」

少僧很想反駁,卻自知說不過師父:「請恕弟子修為不夠,但面對惡勢力的欺壓,就請准我執着一次正義吧?」

師父繼續說教:「讓你擊退他們又如何呢?他們只會帶更多的人來,寺廟終歸於無。他們要嗎?你該給他,再用慈悲心感化他們。出棍傷人,只會招怨,是惡業啊!惡有惡報,你又何必出手呢?」

「你覺得他們會聽你教化嗎?為甚麼面對惡勢力要置身事外呢?」

「要不然你幹嗎出家?學佛就要了凡麈,面對眾生的愚昧,你不應懷有恨意。」

「謝師父指教!」少僧一棍打碎了木魚,「從今天起我還俗了,我要懲治那些作惡的人。這寺拆或留,也與我無關。」

「你……暴力是解決不了問題呀!」

寺院沒了,師父被推土機輾斃。少僧殮葬師父時,不禁慨嘆:「這就是你的報應嗎?」

2016年2月22日 星期一

「朋友」:絕交!

清醒是痛苦的,特別是周遭都是沉睡和裝睡的人。

漫畫《20世紀少年》講述恐怖分子「朋友」如何當上日本元首,而知道真相的健次一派,卻被政府說成恐怖分子,只能在地下水道中推動謀反。

政府要得到民眾信任,先要製造社會恐慌,找一些反對派祭旗,然後歌頌制度的偉大。反抗者面對的不只政權,還有被洗腦的百姓。

健次的姪女,遇上了忠厚的年輕警察,她用愛把這個男人從封閉的思想中拯救出來,讓他發現原來這個政權是如此不可靠的。是真相,令人變成反抗者,反抗謊言的製造者。

知道真相的人,也可能見利忘義,助紂為虐,把昔日的朋友送入監獄。善良的人,總憧憬作惡者良心發現,然後懺悔,卻反被這種對人性之善的盼望所害,天真之人淪為老狐狸的食糧。

為甚麼我會講這個故事?

想想,相信「朋友」的人不都以為自己所接收的是真相嗎?不都把健次一派的口號視作謊言嗎?我們該如果打破這個困境呢?

兩條路:要麽朋友的惡終於臨到他們身上,要麽健次的愛成功感化他們,否則他們不會醒。

故事還有一個顯淺道理:所有暴君都有不愉快的童年。小時候沒有人願意做他的朋友,到長大後,他便要跟全人類絕交。

健次:「如果我當年肯跟他一起玩,就不會……」

2016年2月19日 星期五

讀取物件的記憶(clairsentience)

我在存在的牧人有個目標,希望帶大家探索廣闊的存在,而我今天要講的是每個人都遺忘了的天賦:讀物術。

人的意識有意向性(intentionality),心靈有呈現物象的狀態和屬性的能力,老掉牙的「半杯水哲學」說明人可以調整意向來改變待人接物的方法。意識自己能改變意向是層次一。

層次二:時空推演能力。動物只意識到當下的存在,餓了才覓食,積穀防饑有演化優勢,人類正是贏在意識到過去和未來。小孩會追問父母我從哪裡來,我們也會想到死去的那一天。

層次三:因果推論。我手上有個蘋果,它來到我的手上是有原因的。有人買了它,有人把它運給果販,有人把它送到車上,有人從樹上把它摘下,想着想着,你會見到一朵白色的蘋果花,見到蜜蜂授粉,見到果園,見到果農。當蘋果面向將來,它可能被消化,可能變腐敗。

層次四:鳥瞰存在。一般人只會把蘋果看作食物,不會思前想後,吞了便去洗手。現在你可以隨意執起身邊的一件東西,觸摸它,猜想它經過甚麼地方,觀察表面的線索,意識一下在你接觸之前,它接觸過誰,像福爾摩斯那樣,追蹤物件的時間線。請你拿起一把鑰匙,你會想到門鎖,但當你倒帶,你會見到大工廠的油壓處理鐵片。

層次五:壓縮時空。想想你剛才的推演用了多少時間,是不是以1X的電影速度播放呢?現在請你快轉到4X,然後8X,16X,記住無數畫面快速閃過的感覺,然後拿起一件新物件,嘗試三秒內快速地看破它的過去。

重新建立這個能力,你最少可以不用花時間翻轉房間裡找手機。更進一步,你對待他人時不只意識到他的現在,更會顧及他的過去未來。再進一步,你進入宿命通的境界,看透事物的關聯不再是線性,而是網狀。

佛家說眾生有前世,但我不信,因為根據推演,支持輪迴的先決條件是眾生的總和數目必須不變,但在可觀察的世界,生命卻是傾向繁衍和生養眾多,輪迴沒法解釋新生命如何形成。當然,你可以硬說這是神魔下凡轉世的結果(眾生皆成佛=地球變死星?)。這也揭示這個宿命通的能力有個缺點,就是你想到的可能合理,但未必是真。

說、能說、不能說

政見不合平常不過,我們都想說服對方自己是對,但很多時不是論述不夠確,而是不夠好聽。古時中國人擅於進諫,在君主面前說真話,代價非死則貶,所以文人們會花心思,幽默迂迴地令對方更易採納己見。

劉備治新野時因失收推禁釀令,但矯枉過正,凡私藏釀酒工具的都要受刑責。正當謀士們皆不敢作聲,以幽默見稱的簡雍與劉備共坐一車,看見一對年輕男女經過,就肉緊地捉着劉的衣袖說:「快把他們拿下!他們快要姦淫了。」

劉感到莫名其妙:「你怎麼知道?」

簡說:「彼有其具,與欲釀者同。」於是劉備會心微笑,撤銷了峻法。

比喻往往比直抒胸臆湊效,透過語境切換,讓人更容易代入,歷史上最擅長比喻的人非莊子莫屬。他曾用天子劍比喻劈醒沉溺於任俠劍擊的楚王,又用喜歡在泥濘玩耍的烏龜自況,說不想變成放在廟堂上卜卦的龜殼,婉拒了宰相一職。他也在《知北遊》比喻,為甚麼說不出的道理才是真理。

「知」在北遊時巧遇「無所謂」,就追問他道是甚麼?怎樣才可以得道?對方卻知而不答。後來遇上狂屈又問同樣問題,他卻說:「我很想告訴你,但我想說時卻忘記了。」

後來「知」去問黃帝,黃帝給出了答案:「無思無慮始知道,無處無服始安道,無從無道始得道。」

「知」問:「我和你都知道答案,為甚麼無所謂與狂屈不知呢?」

黃帝說:「無所謂是真得道,狂屈是近道,而我和你差得遠了!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聖人行不言之教……」引伸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語言可以剖析存在,但我們心中所知道的永遠比能說出來的多,講多嘥氣(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 )。無道方能得道,一個得道的人是沒辦法再得道的,像知道答案的「知」一樣,他追問無所謂和狂屈,其實試圖證明別人的想法跟自己是否一樣。

狂屈聽到,稱讚黃帝「知言」。

再粗俗地說,「知」是不斷找人問「你知唔知啊?我知啊!」,誰知對方話之佢。

各位,這就是「明知故問」的典故,明知故問就是令對方同化思想的引子。若要知道,先要不知道。若你知道,又何必問? 如果有人突然問你「你知唔知道呢……」,哈哈,無所謂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