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8日 星期四

冥想

很多人把冥想跟沉思混淆,其實冥想就是甚麼都不想,幾乎大部分的宗教都講究這種修練,學校卻不會教。練內功時叫入定,佛教叫坐禪,基督教叫專心一意仰望主,法輪功叫轉內輪,叫法不同但目的一樣,讓意識與外界割裂,平伏內心亂竄的雜念,提高個人的靈力或精神力,達到內省、清明、敬虔、專注。

佛祖釋迦牟尼透過苦修、捱餓、冥想參透生死,耶穌在曠野饑行四十日勝過魔鬼的試探,冥想可謂人嘗試剝離世界去靠近邊緣經驗,一旦越過瓶頸就可以超凡,釋迦學會了神通力(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盡通),耶穌也開展傳道之路,而凡人們都盼望可藉冥想聰明一點,靠近神明。

但中國歷史上也出現過盲目崇拜冥想的笑話,儒學中的心性派吸收禪宗的思想,在明代有不少文人終日無所事事望天打卦,但求守株待兔某一天突然頓悟成為神人,而摒棄學習和生產,到最後死為廢青鬼。

諸多理論中以佛學較詳盡,務求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得道高僧可以隨時隨地進入「無」的境界,但對於入門者來說,極容易被外界打擾而冥想失敗。舉例說入睡,你可以嘗試平躺在床上動也不動,但不久你就很想轉身來個舒服姿勢,或忽然臉手覺得痕癢很想去搲,你一旦回應這些騷擾,就證明道行不夠。所以,入門的冥想往往安排一個專注的物件,例如傾聽重覆的木魚聲,留心瀑布去沖擊,口中默念上帝等等,利用專一而忘他,進入靜止的意識。

在過程中你會發現意識的流動,例如平日湧現的牽掛事,動人的回憶,或自言自語,當念頭一一閃過,剩餘的就是更本真的自我,無眼耳鼻舌身意,到最後一步追求「無我」,但我認為這一步大可不必,對於現代人來說,發現我執更重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