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日 星期三

黑暗f小調

大部分人聽歌的時候都不會留意調性,而歌手為了遷就音域亦會隨意把音樂降key,不了解每個和弦的音符序列正與我們靈魂中各個情緒呼應和共鳴。在古典音樂的世界裡,作曲家深思熟慮選擇調性,它主宰着音樂的底蘊:D大調的聖詠、c小調的英雄、A大調的歡騰;F大調的浪漫較明亮、升c小調的浪漫較幽怨,降A大調的浪漫較治癒等等。

在深宵亡命小巴上聽完貝多芬第23號鋼琴奏鳴曲Appassionata(熱情)後,我有衝動想今個月都只寫貝多芬的作品。這首貴為他中創時期三大鋼琴奏鳴曲的第三首,容易聽得明而且講究技巧,更特別的是它把f小調發揮得淋漓盡致,像講述一個瀕聾者在黑暗深處以激情掙扎求生。

為甚麼我稱f小調為最黑暗的調性呢?在十九世紀,貝多芬開啟浪漫時期,為展現個人情感不時打破陳規,但當時的鋼琴也有它的局限,最底音只能去到F,作曲家所能選擇的最陰沉的音就是這個低音F,像上帝指使工匠在鋼琴的左方設立黑暗的基石。即使鋼琴已發展成88鍵,拉赫曼尼諾夫仍在他著名的第二鋼琴協奏曲上,亦選擇c小調的和弦及八個低音F的交叉行進,掀開黑暗的序幕。

「熱情」是後世人加上去的,貝多芬對這個作品的描述是「fantasy」,夢幻迷霧,他亦曾將之比喻為莎士比亞的《暴風雨》,無他,這音樂的驚人之處是它彈得異常飛快,愈是激動,愈是密集。我特別想說第二樂章的設計,它是一段十六節旋律的變奏,簡單的線在每次重複時都加進一種技巧,像一個飽受黑暗摧殘的人原本虛弱而心淡,逐漸令自己強壯起來,結果力量充沛,直到遇到新的困惑(第二樂章以懸疑的不協和音作結,連接第三樂章)。

其他結構分析我就不寫了,音樂的存在該由你的耳朵和悟性發現。(推薦Daniel Barenboim的演奏版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