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說香港今天步入股災,有人不相信,但細心觀察就會發現今天街上的行人都各自落泊,像被淘空了靈魂,網上也有很多故事訴說幾多人失去畢生的積蓄,有廿二歲的人自稱兩個月賺了二百多萬,這幾天卻轉眼負債近一百萬。對於他們,安慰有甚麼作用呢?唔好唔開心啦?年輕的人還可說重頭來過,那暮年的輸家呢?只有錢才可慰藉他們的心靈,而這正是問題所在,除了錢以外,他們一無所有。這句說話好像有點落井下石,但只有失敗讓人清醒,看清生命的輕重。
這般死氣沉沉的氛圍,就談談勵志吧。你若把十年為一個單位的勵志片比較一下,就會發現價值觀的轉移,並肩作戰的軍人、不離不棄的父母、患上絕症而堅強生存的少女、原諒狠父的男人、投入創作事業的幾個青年之類已不能激勵人心,紛紛變成俗套。
這並不等同觀眾變得成熟,可怕的是既幼稚又盲塞,一方面缺乏沉思,另一方面苛索啟迪。而且很多畫出腸的勵志片敗在「老生常談」。道理人人明白,你怎去令人再度明白呢?
好的電影好在曉得扭轉,《The Intouchables》的主題是「憐憫」。即使沒有基督信仰,從小到大我們都被教導幫助弱小的人,同情不幸的遭遇,成了關懷社會的主調。但《The Intouchables》卻指出,毫無憐憫竟是一種德性,透過黑人角色Driss去演繹。
面對全身癱瘓的他者我們都會改變自己的目光,想以憐憫、照料令人好過,但富翁Philippe卻非常歧視這種「不歧視」,只有在Driss的冷待和嘲弄中他才感到被平等對待,像個正常人,猛被諷刺殘廢反使他接納自己。
記住了,當你同情一個人,他就不是正常人,也不能無拘無束發展出友誼或愛情。
「痛苦」,任何勵志片都離不開的主題。Philippe所述說的是Untouchable Panic,一個人的身體不再感到痛苦那就會加倍報應在精神之上。其中一幕,Philippe在選擇寄予筆友情人照片,到底是坐輪椅的照片好,還是以前的風流形象好呢?他為此掙扎,不知道對方會不會接納,在約會時恐懼,最後只好逃避。人的痛苦,在於他既渴望從身體的囚牢走出去,接觸其他人,卻怕他人拒絕而縮回囚牢之中。真正的接納,當像Driss那樣,使人懂得釋懷接納自己,敢於曝露在他人的目光下。
真人真事改篇,我覺得不重要,勵志的意念不會因為是虛構而失色。只是,失意的人,總在等待外邊有些甚麼來扭轉自己,這齣戲的藥力該夠維持一星期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