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是個罕有預言自己死後方甦而且成功的偉人,梵谷終其一生都要賤賣畫作維生,到廿一世紀才被炒至天價,到底是世人沒有眼光,還是一個人的聲望都要借助權威才吹噓呢?我比較喜歡一個自創的說法:人們都喜歡親近死者多於生人。不是嗎?如果不是某位朋友過身,你才突然覺得他不可取締,而正因為暫時未有人死去,你我才不太尋找早遺忘的朋友。
如果一個人的價值要靠死後世人的反應才命定,那未免太過可悲,老土一句就是子欲養而親不在的感慨,但可恨的一面亦是,有好些人試圖用生命寫下不朽的傳說,回頭才發現無人問津。所以,你可以留意一下梵谷晚年所畫的麥田,雜亂滄茫,路路無去向。
我們能把握多少個在生的偉人呢?在上帝的作坊裡,這些人都是量產的,而值得留意的是,天才和凡人之間,都充滿着自以為懷才不遇的庸才,有時我也會懷疑自己是否其中一個。啊,死後方甦的原因就是這樣,凡人們都努力把其他人拉到凡人的一方,葡萄心態使人蔑視才華和價值,只有他死了,凡人才願意放手。
我今天本來想講一個柴可夫斯基的故事,他嘔心瀝血寫出來的第一首鋼琴協奏曲,居然被好友魯賓斯坦彈到一文不值而拒絕彈奏,這個故事會引申到「千里馬都要有伯樂」的陳腔濫調。我討厭這種解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