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3日 星期五
如果沒法不自戀
人明白自戀的我不被人接納,因而變型,目標是完美我的再次實現,要全世界的目光放在我身上,例如追求權力和成就。美國學者Christopher Lasch提出覺悟運動,自戀主義己經腐蝕了整個西方文明,甚至成為核心價值,那種追求更高、更大、更長、更快的心態。連愛也是被人接納的途徑,幫助他人會引來讚賞。當這個完美我難以實現,惟有透過他者來完成自我,包括子女和伴侶。
父母看待子女不同於其他小孩,因為是我所生的,有部分的自我,嬰兒的模仿特性令他們像看鏡子中的自己。自己小時候不能圓夢,就希望子女可以完成,作為自我修正。他們為子女悉心打扮,安排學各樣的樂器運動,大部分不是小孩的心願,而是成就自我。一旦子女偏離自己的喜惡,父母能夠接受嗎?若然容納子女的逆性,才算放下自戀,呈現純正的父母之愛。
愛情中有一個戀母情意結的理論,所表達的不是愛上年長的母親,而是每一個人都想重獲兒時的高峰快感,而兒時的快感供應者是母親,所以稱作戀母。相反,兒時若常常被一個戴金絲眼鏡的女人虐待,他成長後自然厭惡這種女人,更談不上戀愛。為甚麼很多戀人稱呼對方做BB或豬豬呢?這是兒時的稱呼嘛。為甚麼都要擁抱、接吻、牽手呢?這是小孩和父母會做的事嘛,人因為成長,這些快感只能以愛情方式獲得。人們常談「喜歡哪一類型的男生」、「我杯茶」,其實是條件式的自我滿足,因為不是我杯茶就沒有快感。戀人分手,印證快感的終結,而想維持關係,就要提供愛。人尋找不同類型的伴侶,為了最合適的快感;所有伴侶都是同一類型的人,為了重獲昔日的快感。《愛的藝術》如此說:「大多數人都把愛的問題看成被愛的問題,而不是主動去愛。愛的問題是一個關於物件的問題,而不是心身能力的問題。人們認為去愛並不困難,但要尋找一個適當的物件去愛,即被適當的物件所愛,則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看到這裡,大家對自戀產生極負面的印象,容易進入對立式盲點:「自戀是罪,愛人是美德。」別忘記,每個人都是自戀的,關鍵是自戀者行甚麼路。那些自我中心,只留心從外界得到甚麼的人,自然與他人隔絕,不懂去愛。同時,他們很可憐,因為缺乏愛的能力,連愛自己也不懂,欲望和快感取代自我了解的機會。相反,有一種人會主動關懷自我,尊重自己被愛的需要,也尊重他人是同樣的個體。還有第三類人,他們厭惡自戀,認為它要被消滅,方法就是無私。
無私可以是壓抑自戀的機制,他們敵視滿足,否定自私本能,認為無私才是道德出路。他們自我壓縮,用犧牲的方式建立他人,同時肯定自我的價值。實際上,他只為他人而活,不能愛更不能享受愛的樂趣,愈是關心他人,愈想彌補自己心中的冷漠和無愛,往往跌入沮喪。他無法得到滿足,惟有滿足他人,這是惟一生存之道,一旦對方不再需要從他而來的一切,就陷入絕望,常見於愛情中不斷付出的那方,抱怨對方不懂珍惜、不懂領情。這形成以退為進、被動式的佔有欲,最顯著的是母親的溺愛。
一個母親,在日常生活中害怕與人相處,缺乏信心和關懷能力,當她凝視自己的嬰孩,感覺他像自己一樣無助,就對自己說:「他不能沒有我。」繼而陶醉於自己無條件的愛,悉心照料變成投射佔有慾的途徑,依戀關係確立她的存在價值。可是,好缺乏安全感,擔心失去關係,要求他接受母親的愛和期望,要他認同自己的關心,只能從她體會愛,是絕對的控制。母親過分的關心,不是因為她的愛太多,正正因為她的愛少,一切為了補償對他人的愛的匱乏。
因此,自戀的破壞力是極大的,怎樣引導一個自戀者學懂去愛,享受滿足而沒有罪疚,比消滅自戀更重要。你也許覺得自戀遠你很遠,但你想想那些喜歡照鏡、自拍、唱卡啦OK、沉醉於Facebook Status的朋友,你就會明白。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